+
  • 2ff567a90992f13a20f261bc3ce76230.jpg

KRB-L102中温磷化液

本工艺适用于钢铁制品防锈的表面处理,使制品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复膜,以抑制膜下腐蚀。经磷化处理后做硫酸铜点滴试验可达300s。处理可以采用浸泡方法,均在中温下进行。

所属分类:

咨询热线:

hiddenValue

详情介绍

1.0适用范围

本工艺适用于钢铁制品防锈的表面处理,使制品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复膜,以抑制膜下腐蚀。经磷化处理后做硫酸铜点滴试验可达300s。处理可以采用浸泡方法,均在中温下进行。

2.0材料

KRB-L102磷化剂

3.0试剂

0.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

0.1N或0.2N硫酸标准溶液

酚酞指示剂

溴酚蓝指示剂

4.0设备

浸泡式磷化生产线至少应设有以下工作槽(池):

除油槽:钢槽(热除油用)或水泥槽(池),仅用于常温除油。

水洗槽:钢或水泥槽,内衬树脂、玻璃纤维防腐层。

酸 槽:内衬树脂,玻璃钢防腐层。

水洗槽:内衬树脂、玻璃钢防腐层。(最好二槽)

表调槽:水泥(最好加做内衬)或钢槽。

磷化槽:钢槽或水泥槽加内衬。槽底设有200-300高的托架。

水洗槽:钢或水泥槽(二个)。

有条件的工厂还可以增加一个高位除渣槽。磷化后可浸防锈油。

5.0工艺过程

除油——水洗——酸洗除油除锈——水洗——水洗——表调——磷化——水洗——热水洗——吹干或烘干——浸防锈油

5.1 待处理件的准备

为避免酸洗对工件(特别是有夹缝的组合件)的不利影响,局部有锈的工件在上线之前可用角向刷光机或砂纸(布)打磨除锈。

5.2 装笼或挂件

装笼时工件之间须留有间隙,避免“贴死”。对容易兜水、兜气的工件应注意装挂的方位,便于排水、排气。

5.3 除油

需进行磷化处理的工件必须除尽表面的油脂和其它疏水物质。使工件表面亲水(经水洗后水膜在工件表面均匀、连续的分布、无破裂现象)。除油参考时间15--20分钟。

除油液可以选用KRB-2A除油剂和KRB-2B除油剂各5%(重量比,以下同),加水90%建浴,在常温下(最好不低于15ºC)工作。对于不同的工件和油污,我司将派出工程师,协助用户选择最适合的除油材料和工艺。

浸泡除油的工件在除油过程中宜上、下吊动工件数次,以利于除油和排除气袋。

每1--2天分析除油液碱度一次,KRB-2A2B除油液碱度应控制在30~40点,每补充2kg/m3除油剂A剂可提高碱度1点。

工作中及时清除液面的浮油,有多量的油污泥垢和铁锈时,可将溶液静置12小时以上,用潜水泵抽取中层较清的溶液回用,弃去上层浮油和下层泥浆,并补充除油剂A剂和B剂。

5.4水洗

最好在二个槽内清洗二遍。

5.5酸洗除油除锈(也可安排在除油槽之前。有夹缝的组合件慎用!锌或镀锌件勿用)。

用15~20%的浓硫酸(含H2SO4 98%)和10~15%的盐酸(含HCL 31%),再加5%的除油剂KRB-2B剂配成酸洗液,保持酸度400~500点,室温下浸泡至油锈除净(建议20分钟左右),然后水洗两遍,及时进行表调。

5.6表调

用0.2%的表调粉建浴,表调剂(粉剂)应先溶解后加入工作槽,最好用40ºC左右的温水溶解。可适量加入纯碱,提高PH值。

表调液的碱度控制在1.4~3.6点;PH8~9;浸泡1~2分钟,允许适当延长,或喷淋30秒。

每天补充表调剂0.3~0.5 kg/m3,以补偿工作消耗和表调剂的自然活性衰减。

不要将酸和磷化液混入表调槽,每班检查PH一次,并用中和剂将表调液的PH值校正至8-9。表调液污染严重或槽液完全澄清时应予以更换。

5.7磷化

A. 建浴:

计算磷化池的工作容积m3,先注入3/4池清水,加入KRB-L102磷化剂,加入量为15-20%;检测磷化液的总酸度(60-80点)和游离酸度,再用中和剂仔细地将游离酸度调至6-8点左右,加水至工作液面。

B.控制指标

总酸度a

60-80点。对于密集装载的工件,a值可以高至100点,甚至更高。

游离酸度b

6-8点。在少量(每次不超过8 kg/m3)分次补充磷化剂的正常操作下,磷化液的b值能自动建立平衡,一般无需加入酸碱校正。

工作温度T :70-80℃ 磷化时间:10--15分钟左右

C.溶液的维护与调整

每班分析磷化液的a、b、c值各1~2次并校正。

每补充磷化剂3kg/m3可提高磷化液总酸度1点。

在磷化过程中由工件表面进入溶液的铁Fe2+会被氧化为Fe3+并转化为FePO4白色沉淀,[不适当的加入碱,也会使磷化液中的Zn2+变为Zn3(PO4)2沉淀],当沉淀物较多时,应予清除(出渣),有条件的工厂最好用连续过滤法出渣,其次是高位池出渣。用铲和斗出渣则应尽少带出溶液。

D.磷化过程应注意晃动工件,排除气袋。

密集装载的工件或细长管状件应多次将工件提出液面再浸入溶液,使接触工件的溶液得以更新。磷化时间一般为浸泡12-15分钟密集装载件应适当延长磷化时间。

磷化完毕后,应充分倒去(沥去)工件所带出的溶液。

5.8热水洗1-2道。

5.9烘干或吹干

5.10检验

磷化膜的外观应为深灰或黑色。

5.11清理工件表面

用毛刷、压缩空气清理工件表面的尘粒。放在空气干燥的位置并及时浸防锈油。

6.0溶液分析、检测方法

6.1除油液的碱度

用刻度移液管吸取除油液5.00ml,注入锥形瓶中,加入纯水50 ml和酚酞指示剂2滴,用0.2N的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终点。记下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。碱度=0.4V(点)。

6.2表调液的碱度

取表调液50 ml,置于锥形瓶内,加入溴酚蓝指示剂4滴,用0.2N的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为终点。记下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。碱度=0.4V(点)。

6.3磷化液

总酸度a:用刻度移液管吸取磷化液5.00ml,注入锥形瓶中,加水50 ml和酚酞指示剂2滴,用0.1N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淡红色为终点,记下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。总酸度=2V(点)。

游离酸度b:用刻度移液管吸取磷化液10.00ml,注入锥形瓶中,加水50ml和溴酚蓝指示剂4滴,用0.1N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稍带绿色(日光灯下观察)或蓝色带紫红色(日光下,碘钨灯下察测)为终点。记下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。游离酸度=V(点)。

关键词:

产品询价

注:请留下您的电话或邮箱,我们的专业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!